便秘是生活中常見的癥狀,現代很多人都被便秘所困擾。便秘是指排便次數減少、大便干結以及排便困難的一種癥狀,喝水少是常見的導致便秘的原因。因為正常人的大便中有大約四分之三都是水分,只有少數的固體物質,所以當攝入水分減少的時候就會造成大便不暢、便秘的問題。對于這種因喝水少、飲食比較干燥導致的便秘,每天多喝水是能夠有效改善便秘的。而對于以下一些原因引起的便秘,喝水的效果可能就不是很明顯。
1、飲食中缺乏膳食纖維
膳食纖維對于整個消化過程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,不僅能促進食物殘渣成型,還能刺激腸壁蠕動,正常排便。而現代人飲食一般都比較精細,蔬菜水果攝入過少,這樣的飲食結構由于缺乏膳食纖維,很容易導致便秘。
2、胃腸動力不足
由于缺乏運動、年老體弱等原因,引起胃腸動力不足,也可導致便秘。消化過程中,食物的運送主要依靠腸道的蠕動,并且在蠕動的過程中消化吸收其中的營養和水分。而如果胃腸動力不足,導致腸蠕動緩解,就會導致腸內消化物在腸道中停留時間過長,其中的水分被反復地吸收從而導致大便干結,難以排出。
3、排便習慣不良
生活中排便習慣不好,如沒有定時排便的習慣、常常忽視正常的便秘、排便時間過長等,都可能使排便反射受到抑制而引起便秘。
4、腸道菌群失調
人體的腸道有許多菌群,能幫助分解食物殘渣,維護腸道平衡,保持排便通暢,如腸道菌群失調,腸道有益菌不足,則容易引起排便不暢、便秘問題。
5、過度勞累、精神緊張
長期睡眠不足、過度勞累或是精神緊張、焦慮等,可使植物神經紊亂,引起交感神經長期興奮,抑制腸道蠕動,從而導致便秘。
6、疾病因素
此外,一些肛腸疾病如息肉、痔瘡、腸道腫瘤等造成腸道梗阻,也可引起便秘。
導致便秘的原因很多,喝水少只是其中一個原因,便秘時需找到原因,才能針對性進行改善。如通過調整生活飲食習慣也無法改善,必要時應到正規的醫院就診,排查有無器質性疾病,對癥治療改善,不可盲目使用瀉藥。
來源:九派新聞(九派健康)
編輯:任楊楊